传承与创新,昆竹酒业有限公司的匠心密码 昆竹酒业有限公司

admin 4个月前 (03-25) 18 0
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
文章目录 [+]

在中国白酒版图上,一个以"昆竹"为名的酒企正在书写新的传奇,昆竹酒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83年,这座坐落于四川邛崃的酒香之城,用四十载春秋将"守艺"与"创新"的辩证哲学演绎得淋漓尽致,从岷江之畔的酿酒作坊到现代化生态园区,从传统窖池到国家级酿酒大师工作室,昆竹酒业用时光酿造的不仅是一瓶美酒,更是一部中国民营酒企的进化史诗。

传承与创新,昆竹酒业有限公司的匠心密码 昆竹酒业有限公司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千年邛酒的现代传承者

邛崃古称临邛,这片土地上的酿酒史可追溯至2300年前的秦汉时期,唐代诗人李商隐"美酒临邛杯"的吟咏,宋代《酒名记》记载的"临邛酒"盛况,都在昆竹酒业的基因里留下深刻烙印,1983年,当创始人李昆山在自家后院支起第一口陶缸时,他或许没有想到,这个以"昆"字立本、以"竹"喻德的酒坊,会成为邛酒复兴的中流砥柱。

在邛崃传统酿酒工艺中,"天锅蒸馏"堪称绝技,昆竹酒业至今保留着这项始于元代的独特技艺:直径2.1米的木甑,以楠竹制作的导气管,铸铁冷凝器形成的"天地人"三才结构,使得酒体在蒸馏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风味物质,国家级酿酒师王守义带领的12人技术团队,每年要对128个窖池进行365天的微生物监测,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,让昆竹基酒的优级率始终保持在92%以上。

走进昆竹的万吨陶坛酒库,3000余个宜兴紫砂陶坛在恒温恒湿环境中静默陈酿,这些每坛可储酒1吨的"活文物",其微孔结构形成的"呼吸效应",使酒体在时光流转中完成醇化蝶变,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匠心理念,在快节奏的现代商业社会显得尤为珍贵。

科技赋能的品质革命

在昆竹酒业检测中心,价值千万的GC-MS联用仪正在对酒样进行香气成分分析,这台精密仪器可检测出酒体中0.1ppb级别的微量成分,相当于在25米标准泳池中精准找到一粒盐,技术总监张明辉团队据此建立的"风味指纹图谱",让每批产品的品质稳定性达到97.6%的国际领先水平。

传统固态发酵与智能化控制的碰撞,在昆竹的酿造车间迸发创新火花,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着窖池温度、湿度、酸度的微妙变化,大数据平台对300多个工艺参数进行动态优化,但流水线上的关键工序依然保留着手工传统:润粮时的"三翻九晾",装甑时的"轻撒匀铺",这些凝结着匠人经验的绝活,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技艺密码。

在产品创新实验室,"青竹韵"系列低度酒正在接受消费者测试,这款针对年轻群体开发的38度白酒,采用分子筛过滤技术降低酒精度却不损风味,上市首年即创下1.2亿元的销售奇迹,更值得关注的是"昆竹1953"纪念酒,通过微胶囊技术将30年老酒以纳米级颗粒悬浮于新酒中,开创了"时光交融"的新型酒体设计理念。

文化觉醒中的价值重构

昆竹酒文化博物馆里,300余件历代酒器讲述着中国酒文化的千年流变,从商周青铜斝到唐代鹦鹉杯,从宋代梅瓶到清代青花执壶,每件文物都经过专家团队历时7年的考证复原,这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每年接待访客超15万人次,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。

"酒道馆"项目是昆竹文化输出的创新尝试,在成都宽窄巷子的百年院落里,游客可以体验从选粮、制曲到勾调的完整酿酒流程,最后在调酒师指导下创作专属酒标,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带来年均800万元的衍生收入,更培育了3万余名"昆竹文化使者"。

面对碳中和时代命题,昆竹交出了绿色答卷:投资2.3亿元建成的废水处理系统,使吨酒耗水量下降至行业平均水平的60%;酒糟生物质发电项目每年减少碳排放1.2万吨;竹林生态园区的碳汇储备达到4700吨,这些数字背后,是一个传统酒企对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。

站在建厂40周年的节点回望,昆竹酒业的成长轨迹印证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然逻辑,从手工作坊到智能工厂,从地域品牌到全国布局,从产品输出到文化传播,这家企业始终在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中寻找平衡,其2025战略中"百亿产值、千亩园区、万人就业"的蓝图,正在酿就新的行业传奇,当消费者举起昆竹酒杯时,品尝的不仅是天府之国的水土精华,更是一个民族品牌守正创新的时代精神。

相关文章

,如何进行葡萄酒的检测

葡萄酒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酒类饮品,其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口感体验,如何检测葡萄酒的品质和真伪成为了许多消费者和酒类从业者关注...

酒品大全 2小时前 阅读0 评论0

葡萄酒历史故事,从古至今的醇香之旅

葡萄酒,一种充满历史韵味和浪漫气息的饮品,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,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,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,本文将带您走进葡萄...

酒品大全 3小时前 阅读2 评论0

发表评论